阅读历史 |

第六十四章 天地炼气!(1 / 2)

加入书签

叶秦打量着周围的环境,灰色的雾气似乎变得更多了点,浓郁的仿佛快要形成实质,空间也向外扩张了不少。

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。

叶秦至今都弄不懂,这些灰色像雾气一样的东西到底是什么,也许是因为他境界不够的原因,所以现在还无法看明白。

“没想到我大限将至,还能再次进入这种超凡的入定状态。”

在此之前,叶秦想要多次进入,但是一直不得要领。

这种超凡入定实在是太过玄妙,仿佛蕴含了天地至理,不可捉摸,也无法参透,除了前两次成功之外,后面再也没有出现过。

这让叶秦对古代先贤感同身受,曾经的他们也如自己这般苦寻一生无果,这种执念的确不好受。

但是如今生死之际,再度让他体验了一把这样的机缘,不得不说命运实在是幽默。

再次踏入这玄奥的状态,叶秦有种物是人非的感觉。

想到这里叶秦莫名觉得有些好笑。

“我由此重获新生,最后在这里走向死亡,倒也是个不错的归宿,这么一看,也算有始有终了.”

说到这里,他忽然愣在原地。

何谓生?

何谓死?

难道死亡就一定是终点吗?

死亡会不会是另一种开始?

虚空中有个声音振聋发聩,整片空间为之一荡,不停的叩问叶秦的本心,在他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。

叶秦瞬间呆在原地,脑海里闪过无数帧画面,全部都是他到达这个世界的点点滴滴。

他最开始便与生死擦肩而过。

无论是被雷劈的重伤,还是后面被鹰隼追击,差点沦为其他动物的盘中餐,都在生死一线徘徊。

“生中有死,死中有生,生死交替,因果循环。”

言及至此,叶秦猛然一怔,心中已然有了明悟。

“我第一次悟道,是因为生!”

那个时候叶秦刚穿越重生到这个世界,是条濒临死亡的小蛇,为了活命,想方设法踏入修炼之道,疗养伤势。

阴差阳错踏入这入定状态,后面更是探索开辟出一条绝无仅有的修炼道路。

“如今再次踏入这里,是因为死。”

大限将至,叶秦最后关头,将一切看开,生死也置之度外,可以坦然面对死亡,由此灵感大增,再次进入这个空间。

对于他而言,结局已经不再重要,重要的是这个过程。

生又如何,死又如何!

他观白骨,拜太阴,窥大道,这一切早就已经超脱生死!

难道仅仅因为死亡就可以否定这一切?

庄子有云:“夫大块载我以形,劳我以生,佚我以老,此慧息我以死。故善吾生者,乃所以善吾死也,故死即生之休息,而人贵能达生而乐死。”

在庄子看来死亡是一件好事。

人之生死,本互为转化,乃天地一气之循环,只有这样万事万物才会继续运转。

如果只有生,没有死,那么天地轮回就会失去效果,大地也会陷入一片混乱当中。

两者只有相对意义,只是事物存在的不同状态,因此说“生”、说“死”只是从不同的立场上所持的不同看法。

“我明白了!只有在顺应自然中超脱生死,这便是与道同体,亘古长存。”

“生和死本就是互为一体,二者都是缺一不可的存在!”

想通这点之后,叶秦终于了悟,先前的他畏惧死,所以第三境界一直无法突破,这便是最大的症结所在。

皆因他画地为牢,慢慢走向了狭隘,以至于道路越走越窄。

他想求生,却不知道死亡亦是生的过程。

既然已经修道,理应不惧生死,甚至不论生死都要对齐有所感悟,因为死亡,也是修行,若是无法坦然面对,那么只会走向灭绝。

万物皆从无中而来,由无生有,又从有返回虚无,

生命也是如此,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,人生天地之间,乃与天地一体也,天地,自然之物也;人生,亦自然之物。

世人大多都畏惧死亡,在死亡面前,很少有人能够从容不迫。

但是对于自然来说,死亡却并不意味着结束,花叶枯萎,掉落于泥土中,化为养料滋养这片土地。

枯萎的树在明年会再次抽出新芽。

有些植物为了更好的汲取营养,部分根茎会自然坏死,主动迎接死亡。

它们之所以这么做,只是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,看上去是死亡,但也迎来了新生。

“我悟了。”

随着叶秦话音落地,他的瞳孔一点点的涣散,眼睛也变得无神起来。

他坦然的迎接死亡的到来。

蛇身里面的器官,迅速衰老枯竭,没有任何灵力,干涸的就像是一大片荒漠。

一副人形白骨也缓缓凝聚成型,只是这一次,它的骨骼黯淡无光,就连身影也变得格外缥缈,只是虚虚的有个轮廓。

仿佛下一秒就会随风飘散。

而那抹月影,光芒更是暗淡的不可思议,像是蒙上了层厚厚的灰,早已不见原本的清亮。

死亡的阴影笼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