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172章 家族密史(1 / 2)

加入书签

十一祖这会脸色疑重的蹲在食案旁。

边看边喃喃自语道。

“不可能~这绝对不可能~”

李子航看着阴晴不定的十一祖,也不敢上前问话。

过了良久十一祖这才缓过神来。

李子航看着已经恢复的十一祖,这才敢上前说话。

刚才,十一祖想心事的时候,自身的气势随之变化。

说实话,那会李子航在旁边,都被那股变幻莫测的气势给惊到。

李子航小心的问道。

“老祖宗,这张食案是不是隐藏了什么大秘密?”

十一祖没有理会他。

“给我搬张凳子来,再拿把匕首过来。”

李子航满心疑问的去拿这些东西。

三分钟后,坐在小板凳上的十一祖。

把食案反过来,拿着匕首小心翼翼的刮掉食案背面里的表面漆。

然后对着李子航说道。

“王莽,字巨君。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之侄。”

废孺子婴,篡位称帝,改国号为新,建年号为(始建国)。

“许多朝代及人士都认为,西汉亡于公元23年,并不认可王莽所建立的新朝”

“如果用这个年代的思想看他,那他估计是最早的共产主义者。”

“他进行了托古改制,下令变法。

王莽将全国土地改为“王田”,限制个人占有数量。

奴婢改称“私属”,均禁止买卖。

各家超出土地规定的,要把地分给九族或邻里,无田的人家按照一夫百亩的标准受田,违抗不遵者流放远裔。

王莽又下诏推行五均六筦,以控制和垄断工商业,增加国家税收,并由国家经营盐、铁、酒、铸钱、五均赊贷等五业,不许私人经营”

“由于他的一系列改革问题,触动了当时社会所有人的利益。”

“而且他还因为一些事情,杀光自己所有儿子。”

“这也导致新朝失败的原因。”

“晚年的王莽,知道自己大势已去,改变不了结局,于是他生前,搜刮了士族和商人大量钱财,并存秘密基地。”

“然后想放慢脚步,徐徐图之。”

“可那些人,并没在给他机会。”

“他死后,被群众分尸而食。其头颅几经周折,遭百姓各种糟践。”

“他的头颅也被晋蕙帝,收藏在武库之中。”

“而这张食案,正是王莽在位期间,下令打造的食案家具之一。”

“王莽的头颅被收藏在武库里后,也是摆放在这张食案之上。”

“晋蕙帝武库之中,还收藏着孔圣人的鞋,汉高祖斩蛇剑。”

“后来一场大火,把武库变成灰烬。”

“那些藏品也跟着消失不见。”

“按理说,这张食案绝对不可能出现在人间。”

“可这张食案,跟古籍中记载的一模一样。”

“还有一点,据各种野史,和多个家族本记,记载。

王莽生前,把他藏财宝地点,制作了一个藏宝图,藏在一个食案之中。”

“后来古人,想找王莽的宝藏。”

“最后线索全部聚集在这张食案中。”

“晋蕙帝知道消息后,也想着宝藏。”

“天意难违,刚得到消息的晋蕙帝来没来的急,找武库里的食案。”

“当天武库就发生大火~”

十一祖叹着气,拿着匕首刮着漆。

“后来关于王莽宝藏一事,就再也没了消息。”

“这些都是次要的,三代老祖,曾经为了研究血脉。”

“去过不少险地,还发掘出各种史前文明遗迹。”

“在三代老祖的一个笔记中,他曾在一个险地中,发现一个藏宝之地。”

“笔记中记载,那个险地中的宝藏跟王莽有关。”

“当时由于各种原因,再加上三代老祖,因为血脉后遗症发作,就没详细记录那个藏宝之地。”

“随后,云游四海的四代老祖,看到三代老祖留下的笔记,也跟着寻找这个王莽宝藏。”

“那位四代老祖留下自己各种笔记后。就一去不复返。”

“而他最后消失的地方,也是那个宝藏之地。”

“而这张食案,隐藏了宝藏之地的安全路线,跟对藏宝之地的详细记载~”

李子航听完后,内心久久不能平复。

随着十一祖,把食案背面的漆,全部刮掉。

食案背面的木材上,金丝镶嵌的古代地图逐渐浮现。

李子航凝视着食案背面的古代地图,难以辨别藏宝地的位置。

整张藏宝图,山由金片裁剪而成,路则由两条金丝弯曲镶嵌。

河流亦是由数条波浪状金丝镶嵌于案板。

每座山上皆标有山名,河流与路线也标有名称。

如果不是专业研究此类文化的人。

根本不知道这张地图的所在地。

十一祖看完地图后喃喃自语的说道。

“这张食案真的是摆过,王莽头颅的那张。”

李子航忍不住把心中的疑问说了出来。

“老祖宗,白虎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